語音播報
近日,美國導演斯皮爾伯格執(zhí)導的科幻新片《頭號玩家》在國內熱映,內地票房也已突破10億大關,相關話題更是成為一時談資。
故事設定在2045年的沉浸式全觸感VR世界的超現實中,反派竟因隨手放置記錄密碼的紙條導致虛擬角色被黑功虧一簣,此處的劇情招來部分非議——要知道即便倒退回信息安全技術邁入生物識別轉型的2018年,僅依靠虹膜識別手段一項就能將妄圖冒名頂替的侵入者拒之門外。
“回溯國內的虹膜識別發(fā)展道路,是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開啟了自主研究從無到有的嶄新局面。”日前,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中科院自動化所副研究員侯廣琦表示,未來應用虹膜識別的產品將隨處可見,小到街頭安置的智能機,大到國家的居民身份證,都離不開這項技術。尤其在孵化于中科院自動化所的虹星科技突破應用距離限制后,虹膜識別在改造人類未來生活方式上將大有可為。
突破虹膜識別核心算法
縱觀整個世界發(fā)展史,身份鑒別技術一直是人類常年致力研究的重要課題。如何利用自身載體數據——人體固有的生理特征如人臉、指紋、虹膜、靜脈、視網膜及行為特性如筆跡、聲音、步態(tài)等進行身份認證,成了現代信息安全管理的核心環(huán)節(jié),而虹膜識別被認為是最具潛力的生物特征識別技術。
中科院自動化所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孫哲南介紹,虹膜是人體最獨特的結構之一,自胎兒發(fā)育階段形成后直至死亡終生不變,且不因外部干擾而磨損變化,因此具有極強的唯一性和穩(wěn)定性。通過虹膜識別,生理特征極為相似的同卵雙胞胎也能在1秒內進行區(qū)分。相較于指紋0.8%、人臉識別2%左右的誤識率,虹膜識別誤識率可低至百萬分之一。
既然虹膜具有外部可見的特征,那么虹膜識別是否就是一個簡單的圖像采集比對的過程呢?
“答案是否定的,從虹膜圖像的獲取到最終的身份匹配,不經過大量的專業(yè)計算是無法得以實現的?!焙顝V琦介紹。
由于自主研發(fā)虹膜圖像獲取裝置的技術門檻高,中國虹膜識別研究的開展一度受限。直到2000年中科院自動化所開發(fā)出虹膜識別核心算法,才擁有了國內第一套虹膜識別系統(tǒng)的核心知識產權。
而孵化于中科院自動化所譚鐵牛院士團隊的虹星科技,也在團隊潛心鉆研10年長距離虹膜識別領域后,憑借智能三維人機交互和遠距離虹膜識別兩大核心技術,以及擁有的40多項相關核心發(fā)明專利和軟件注冊權,于近期打造出全球首款具有“虹膜識別+活體檢測+人證比對”功能的產品,能在長達1米左右的距離對活體實現精準識別。
急需掙脫困境的“明日之星”
不得不承認的是,虹膜識別技術對于普通大眾而言,依然屬于比較陌生的領域。究其原因,這與虹膜識別多在煤礦等特殊場景中使用,尚未得到全面廣泛的應用有關。
“距離與價格是其步履維艱的兩個重要因素?!焙顝V琦介紹,目前市面其他虹膜識別設備多為近距離虹膜識別產品,工作距離多不足40厘米,要用戶主動配合設備才能完成圖像采集,相對于人臉識別用戶體驗較差。同時,由于研發(fā)生產成本高昂,其他虹膜識別設備成本至少在幾萬元以上,接近人臉識別設備的三倍,難以大規(guī)模商用。
而擁有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遠距離虹膜識別研究團隊的虹星科技,則正在全力攻克這些難題。
目前,在識別距離上,虹星科技推出了國內首款商業(yè)化遠距離虹膜識別產品,批量產品系列的識別距離達0.8至1.2米,為傳統(tǒng)虹膜識別距離的4倍,簡化了用戶肢體配合步驟,極大提升了操作體驗感。與此同時,虹星科技還研發(fā)出工作距離長達10米的虹膜識別技術,或將在未來投入量產。在成本控制上,虹星科技采用前沿的計算和成像的人工智能框架,同時在硬件和算法上做整體優(yōu)化,致力于做出售價萬元以內的商用遠距離虹膜識別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虹星科技掌握的長距離虹膜識別技術,與人臉識別的工作距離處于重合區(qū)域,這意味著虹膜、人臉識別可同步進行,識別效果將疊加比對。
將導致生活方式的全面顛覆
目前,在美國、歐洲、日本等地,尤其是國土安全、反恐防暴、社會安全等高安全需求場景,虹膜識別早已廣泛使用。
侯廣琦認為,對國人而言,第三代居民身份證或將迎來虹膜識別浪潮的機遇。據報道,政府目前已在研究相關政策,今后人們在辦理身份證時,很有可能除了照片信息,也會將個人虹膜信息添加進去。
在交通出行領域上,虹膜識別將全方位打破傳統(tǒng)安檢手段的桎梏。引入虹膜識別系統(tǒng)后,在機場、車站或者港口,乘客的票務信息與證件信息都可與自身虹膜實現綁定,目光一掃輕松過關,短時間便可實現大批次通關,出行再也不用擔憂延誤卡關的狀況。
“虹膜識別還可根據個人身份實行權限分配,管控檔案室、實驗室、會議室等重要區(qū)域的機密安全,學??荚囍羞€能杜絕替考等作弊現象。在公共安全事務上,虹膜識別將令罪犯或潛在危險分子無處遁形?!焙顝V琦還指出,在如火災、地震等自然災害或其他突發(fā)事件發(fā)生時,虹膜識別也可以幫助救援人員快速疏散人群,并第一時間對傷難者進行身份確認。
“可以說,虹膜識別將會對未來生活進行全方位滲透。我們也希望這項技術能夠對構建智慧城市、平安城市有所助力,向每一位公民提供最精準、最安心的保障?!焙顝V琦最后表示。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