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亚洲欧美91_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丨_久久免費视频精品_在线观看网站深夜免费A√

加快打造原始創(chuàng)新策源地,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努力搶占科技制高點,為把我國建設成為世界科技強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在致中國科學院建院70周年賀信中作出的“兩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zhàn)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實現(xiàn)科學技術跨越發(fā)展,率先建成國家創(chuàng)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國家高水平科技智庫,率先建設國際一流科研機構。

——中國科學院辦院方針

首頁 > 傳媒掃描

【中國科學報】羅維均:致力喀斯特洞穴研究

2017-07-03 中國科學報 彭科峰
【字體:

語音播報

羅維均

  科學研究要注重國際前沿的探索。我們意識到喀斯特地區(qū)地氣交換對于區(qū)域和全球碳循環(huán)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于是在王世杰研究員主持的“973”項目和有關部門支持下,我們又“大手筆”地對喀斯特地區(qū)大氣、土壤和洞穴碳循環(huán)進行自動監(jiān)測和采樣研究工作,目前已取得了一些令人驚奇的初步成果。

  在中國西南的廣大領域,存在著大量以溶洞、天坑等為代表的喀斯特地貌。其中以廣西、貴州和云南東部所占的面積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區(qū)之一;西藏和北方一些地區(qū)也有分布。廣西境內主要是熱帶和亞熱帶喀斯特,貴州、云南、西藏多為高原喀斯特。因此,對于喀斯特洞穴的研究,也就有著非常重要的科學意義。

  中科院地化所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羅維均,就是這樣一位致力于喀斯特洞穴以喀斯特洞穴研究的科學工作者。十余年來,他以洞穴現(xiàn)代環(huán)境監(jiān)測、洞穴系統(tǒng)碳循環(huán)監(jiān)測、層狀洞穴年代學研究為重點,進行了深入探索。

  從“小科學家”到中科院的研究員

  從云南鎮(zhèn)雄的山村少年,到如今中科院地化所的年輕科學家,羅維均這一路走來,殊為不易。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正是在那一年,羅維均呱呱落地?!澳菚r,農村的生活條件十分艱苦,醫(yī)療狀況就別提了?!绷_維均回憶,小時候,他總是喜歡問父母一個問題,“為什么周圍鄰居家的孩子都是從排行第二開始而我不是?為什么我在家里一直是被弟妹們叫哥哥?但父母一直沒有正面給過我答案?!?/p>

  長大以后,羅維均才發(fā)現(xiàn),當時的生活條件和醫(yī)療條件實在太差,以至于周邊大多數(shù)家庭的第一個孩子都沒養(yǎng)活,“據說我在不到一歲時也差點沒了命,但是母親的堅持讓我才得以活過來,因為她覺得只要有一絲希望,就決不放棄”。

  回憶自己的童年,羅維均對父母始終心存感激。父母青年時代,正處于新中國百廢待興的艱苦歲月,加之爺爺早逝,奶奶單薄的身軀難以支撐一大家人,父親上了半學期的學就退學“掙工分”。他們隨即將讀書的希望寄托在了下一代身上,“無論條件多么艱辛,他們都努力為我們創(chuàng)造好的條件。最終,我家兄弟姐妹7人全部都上了學,這在當時看來是不能想象的。”羅維均說。

  由于身體較弱,干不動繁重的農活,羅維均小時候特別善于動腦筋、好琢磨,也特別喜歡讀書。“家里有一把已經壞掉的老式彈子鎖,我花了近一天的功夫,用鐵錘砸開對其進行‘解剖’,把它的原理搞清楚。小時候我還對土壤中的石頭非常感興趣,喜歡把玩不同顏色和形狀的石塊,這讓我成為了村里遠近聞名的‘小科學家’。”羅維均說。

  或許正是因為少年時對于地質的興趣,在高中畢業(yè)填報志愿時,羅維均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質系。此后,他又進入中科院研究生院(現(xiàn)中國科學院大學)深造,成為中科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的博士,并最終留所工作,一路成長為研究員。

  “我要感謝指導過我的老師們,是他們領我實現(xiàn)、甚至是超越了我的人生第一個目標,讓我從農村娃成長為科研工作者。”羅維均說。

  掌握科技前沿是搞科研的前提

  2003年,羅維均到了中科院地化所副所長王世杰的課題組,致力于喀斯特洞穴現(xiàn)代環(huán)境觀測研究。從此以后,他在這個領域耕耘至今。

  “王老師的眼光十分敏銳。當年很多科學家都在跟風研究石筍古氣候記錄,但他敏銳地察覺到對石筍環(huán)境替代指標形成機理的研究具有更加重要的意義,從而指導我們在國內率先對其進行系統(tǒng)監(jiān)測研究?!绷_維均表示,在當時科研經費極為緊張的情況下,王世杰研究員仍然想盡辦法擠出經費,指導年輕科研人員對貴州四個不同洞穴進行系統(tǒng)監(jiān)測和采樣分析,“在交通和經濟等條件都相對較差的情況下,我們研究小組時常長途跋涉和風餐露宿,但對每一個數(shù)據或樣品的收集都做到了精益求精。我在這一過程中也受益匪淺。”羅維均說。

  不知不覺,十年的時間悄然過去,而國內外相關科研也有了很大的進展,目前國內外科學家都感覺并注意到了上述研究的重要性,并對之前開展石筍研究的洞穴大多進行現(xiàn)代過程的監(jiān)測研究,而王世杰團隊卻又開始了新的探索。

  “科學研究要注重國際前沿的探索。我們意識到喀斯特地區(qū)地氣交換對于區(qū)域和全球碳循環(huán)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于是在王世杰研究員主持的“973”項目和有關部門支持下,我們又‘大手筆’地對喀斯特地區(qū)大氣、土壤和洞穴碳循環(huán)進行自動監(jiān)測和采樣研究工作,目前已取得了一些令人驚奇的初步成果,很快就將公開發(fā)表?!绷_維均說。

  力爭喀斯特地氣交換研究取得突破

  最近,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羅維均等人正在擴大監(jiān)測范圍和內容,計劃在中科院普定喀斯特生態(tài)系統(tǒng)觀測研究站主觀測區(qū)域之一的普定陳旗小流域,通過渦度相關技術和光閃爍儀等系統(tǒng)對碳、水和熱進行聯(lián)網觀測,以期在流域尺度上對喀斯特地區(qū)的地氣交換進行監(jiān)測研究。

  在學術論文方面,羅維均也在不斷努力。他曾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等項目十余項,已發(fā)表學術論文三十多篇。目前,他還是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終身會員、中國第四紀科學研究會第九屆喀斯特與環(huán)境專業(yè)委員會委員、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八屆環(huán)境地質地球化學專業(yè)委員會委員。同時,他也是《地球與環(huán)境》《中國巖溶》《生態(tài)學報》等雜志的審稿人。

  “應該說,我是隨著國家和社會的發(fā)展而不斷成長,也是家人無私的支持讓我沒有后顧之憂,我所取得的成績都離不開家人和社會的幫助。”羅維均表示。

  他告訴記者,未來他將充分利用普定生態(tài)站良好的野外觀測研究平臺,爭取在喀斯特地氣交換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同時,在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和喀斯特地區(qū)生態(tài)產業(yè)體系構建等方面,作出應有的貢獻,以更好地回饋社會。

 ?。ㄔd于《中國科學報》 2017-07-03 第6版 院所)

打印 責任編輯:侯茜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