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音播報
柔性熱電能量轉換技術可將環(huán)境中無處不在的溫差轉化為電能輸出,在柔性電子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然而,目前的高性能無機熱電材料均為脆性材料,不具備柔性功能,將其微型化并集成于柔性基板可獲得一定程度的彎曲性能,但在大彎曲或大變形下極易發(fā)生斷裂;而有機熱電材料雖然具有良好的柔性和彎曲性能,但載流子遷移率遠低于無機材料,難以實現(xiàn)高效的能量轉換與電能輸出。
最近,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研究員史迅、陳立東、孫宜陽、副研究員仇鵬飛等和美國克萊門森大學教授賀健合作,開發(fā)出基于Ag2S柔性半導體的新型高性能無機柔性熱電材料和器件。該研究開辟了無機柔性熱電材料研究新方向,為基于高性能無機材料的全柔性熱電轉換新技術的開發(fā)解決了最起始也是最關鍵的一個難點。相關研究成果以Flexible thermoelectrics: from silver chalcogenides to full-inorganic devices 為題發(fā)表在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上(2019,DOI: 10.1039/C9EE01777A)。
新型高性能無機柔性熱電材料必須同時兼顧良好的塑性和熱電性能。該團隊前期報道了室溫第一種無機柔性半導體材料Ag2S(Nature Mateials., 2018, 17, 421-426),摔不碎且可自由彎曲,具有非常優(yōu)異的柔性和彎曲性能。然而,Ag2S的能帶帶隙約為1.0 eV,其室溫下電導率和熱電性能極低,對其本征缺陷(如間隙Ag原子等)的優(yōu)化效果非常微弱。因此,Ag2S基體并非理想的熱電材料,對其進行摻雜改性等有望大幅度提高它的熱電性能,但材料能否繼續(xù)維持良好的柔性和塑性成為一個未知而又關鍵的問題。在該工作中,研究團隊合成了一系列Se或Te固溶的Ag2S材料,發(fā)現(xiàn)Se和Te的固溶可顯著降低Ag間隙離子的缺陷形成能,導致Ag間隙離子濃度增加,因而電輸運性能獲得明顯改善,功率因子最大可達約5 μW·cm-1·K-2。同時,固溶Se/Te大幅度降低了材料的能帶間隙,使熱電優(yōu)值的峰值往低溫方向移動,在室溫時熱電優(yōu)值最高為0.44。
Ag2Se和Ag2Te在室溫下均呈現(xiàn)脆性,不具備塑性和柔性。因此,固溶Se或Te也會對Ag2S的力學性能產(chǎn)生巨大影響。壓縮試驗、三點彎曲試驗等力學測試結果表明,當Se的含量小于60%或Te的含量小于70%時,材料的塑性和柔性均得到了維持。因此,當Se或Te的成分在20%-60%區(qū)間時,材料兼具良好的塑性和熱電性能。研究團隊選取彎曲半徑3 mm進行測試,發(fā)現(xiàn)Ag2S0.5Se0.5薄片經(jīng)歷1000次反復彎曲后,電導率和塞貝克系數(shù)幾乎未發(fā)生變化,表明材料的性能受應力影響較小,可滿足柔性可穿戴供電的要求。
在獲得高性能無機柔性熱電材料的基礎上,研究團隊制備了由6對n型Ag2S0.5Se0.5熱電臂和p型Pt-Rh線構成的面內型熱電發(fā)電器件。在20 K溫差下,最大歸一化功率密度達到0.08W·m-2,比目前最好的純有機熱電器件高1-2個數(shù)量級。
該研究所開發(fā)的基于Ag2S柔性半導體的新型高性能無機柔性熱電材料和器件可同時提供優(yōu)異的柔性和熱電轉換性能,且具有環(huán)境友好、穩(wěn)定可靠、壽命長等優(yōu)點,有望在以分布式、可穿戴式、植入式為代表的新一代智能微納電子系統(tǒng)等領域獲得廣泛應用。
研究工作得到國家重點研發(fā)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科院青年創(chuàng)新促進會、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項目等的資助和支持。
a) Ag2S-Ag2Se-Ag2Te體系的“塑性-zT”相圖。b) Ag2S基柔性熱電材料的優(yōu)異力學性能。c) Ag2S基柔性熱電器件的示意圖和實物圖。d) Ag2S基柔性熱電器件和其它已報道的柔性熱電器件的功率密度對比。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wǎng)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wǎng)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wǎng)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