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況簡介
1949年,伴隨著新中國的誕生,中國科學院成立。
作為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機構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的綜合研究與發(fā)展中心,建院以來,中國科學院時刻牢記使命,與科學共進,與祖國同行,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己任,人才輩出,碩果累累,為我國科技進步、經濟社會發(fā)展和國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 更多簡介 +
院領導集體
機構設置
創(chuàng)新單元
科技獎勵
科技期刊
工作動態(tài)/ 更多
工作動態(tài)/ 更多
文化副刊
中國科學院學部
中國科學院院部
語音播報
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員唐贏中課題組關于渤海褐潮原因種的歷史溯源和生物地理學研究最新成果日前在線發(fā)表于《分子生態(tài)學》。該研究聚焦自2009年以來對我國渤海海域貝類養(yǎng)殖業(yè)和生態(tài)系統(tǒng)造成巨大損失的褐潮,首次證實了褐潮原因種抑食金球藻在其生活史中存在休眠體階段,且可在海洋沉積物中長期存活,并發(fā)現(xiàn)該藻不僅在渤海海域至少已經有1500年的存在歷史,而且其分布范圍覆蓋南起南沙群島,北至北戴河、丹東的中國四大海域自近岸養(yǎng)殖區(qū)到3450米水深外海的廣泛海域,從而否證了褐潮可能是“外來種入侵引起”的假說,對深入研究褐潮成因和其一般生態(tài)學過程具有重要意義。
褐潮是有害藻華,因爆發(fā)時水體呈褐色而得名。我國是繼美國、南非之后第三個暴發(fā)褐潮的國家。作為我國一種新型的有害藻華物種,抑食金球藻是通過休眠體入侵的外來物種,還是本土物種在環(huán)境條件變化的刺激下才暴發(fā)藻華,是一個具有重要生態(tài)學和實際意義的問題。
研究人員對采集自我國四大海域的201個表層沉積物和1個柱狀沉積物樣品進行PCR檢測和測序驗證,證明抑食金球藻在我國具有廣泛的地理分布:南北覆蓋3000公里,東西跨越經度約15.7度,水域涵蓋近海至3450米的開闊外海(南海),在渤海存在的歷史至少可回溯至1500年前。該結果將抑食金球藻在北半球的分布記錄至少南延了1700公里,從而明確地否證了渤海褐潮由外來種入侵引起的假說。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