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況簡介
1949年,伴隨著新中國的誕生,中國科學院成立。
作為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機構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的綜合研究與發(fā)展中心,建院以來,中國科學院時刻牢記使命,與科學共進,與祖國同行,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己任,人才輩出,碩果累累,為我國科技進步、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和國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 更多簡介 +
院領導集體
機構設置
創(chuàng)新單元
科技獎勵
科技期刊
工作動態(tài)/ 更多
工作動態(tài)/ 更多
文化副刊
中國科學院學部
中國科學院院部
語音播報
近日,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學等科研機構的研究人員對一只雄性川金絲猴進行了全基因組測序,通過比較基因組學,結合功能實驗和宏基因組分析,揭示了靈長類植食性適應的分子機制,并闡明了金絲猴屬的起源和演化歷史。該研究結果發(fā)表在11月2日英國《自然遺傳學》雜志上。
金絲猴又稱仰鼻猴,是一群瀕臨滅絕的龐猴亞科,由于適應了食葉性,主要以葉子和種子為食,而不是將果實和昆蟲作為主要的食物來源,所以它是研究靈長類動物飲食進化的一個重要模式生物。
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李明及其團隊通過對一只雄性川金絲猴146倍覆蓋度的全基因組測序及分析,并以30倍覆蓋度對3個相關物種滇金絲猴、黔金絲猴和緬甸金絲猴進行了重測序。研究人員希望通過基因測序,鑒別出促進毒素分解、改善能量代謝調(diào)控,以及促進共生微生物消化的遺傳適應機制。
根據(jù)比較分析結果,亞洲龐猴亞科從脂肪酸中獲取能量以及降解外源性物質(zhì)的能力增強。研究人員找到了一些證據(jù),證實編碼一種重要分泌核糖核酸酶的龐猴亞科RNASE1發(fā)生了功能進化。分泌的RNASE1可以消化來自共生微生物的高濃度細菌核糖核酸。
研究還證實了北部物種(川金絲猴和黔金絲猴)與喜馬拉雅物種(滇金絲猴和緬甸金絲猴)約在160萬年以前發(fā)生了分化;北部物種形成時間約在62萬年前,喜馬拉雅物種形成時間約在15萬年前。
?。ㄔd于《科技日報》 2014-11-17 01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wǎng)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wǎng)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wǎng)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wǎng)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