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況簡介
1949年,伴隨著新中國的誕生,中國科學院成立。
作為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機構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的綜合研究與發(fā)展中心,建院以來,中國科學院時刻牢記使命,與科學共進,與祖國同行,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己任,人才輩出,碩果累累,為我國科技進步、經濟社會發(fā)展和國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 更多簡介 +
院領導集體
機構設置
創(chuàng)新單元
科技獎勵
科技期刊
工作動態(tài)/ 更多
工作動態(tài)/ 更多
文化副刊
中國科學院學部
中國科學院院部
語音播報
塔里木盆地的沙漠究竟從何而來?日前,中國科學院地球環(huán)境研究所的學者們通過“沉睡”在塔里木盆地下1000多米的沉積巖心,解開這一謎團。大約五百萬年前,塔里木盆地曾出現(xiàn)過大規(guī)模湖泊群,但終因周圍山體抬升阻止水汽進入盆地,導致湖泊永久消失,變?yōu)樯衬?/p>
研究者一般認為,始新世以來的青藏高原及其周圍山體的抬升和長趨勢下的全球變冷是導致亞洲內陸干旱化加劇的兩大決定性因素,但通常很難分開兩個因素的相對貢獻,主要是因為缺乏重建亞洲內陸干旱化歷史的準確記錄。
此次,中科院地球環(huán)境研究所安芷生院士主持的中國大陸環(huán)境鉆探重大項目在塔里木盆地羅布泊附近獲得1000多米沉積巖心,中科院研究者們對其進行了精細的多種地球化學替代指標的分析,完整地恢復了七百萬年以來塔里木盆地的環(huán)境變化狀況。
研究顯示,塔里木盆地在晚中新世時期(距今約四百九十萬年)曾出現(xiàn)大規(guī)模湖泊群,有可能相互聯(lián)通而形成大湖。
研究團隊認為,在晚中新世時期,塔里木盆地的水文狀況在始新世以來的構造抬升和長趨勢的全球變冷共同作用下達到了臨界狀態(tài),在軌道時間尺度下,氣候適宜期(暖期)時湖泊出現(xiàn),而氣候冷期時湖泊則會短暫消失。因此,晚中新世是塔里木盆地水文變化的關鍵時期。研究團隊提出“周圍山體的抬升,特別是帕米爾高原的北移及抬升,有效地阻止了水汽進入盆地,這是導致四百九十萬年前湖泊的永久性消亡進而沙漠化的原始動因”的觀點。
(原載于《北京日報》 2014-11-14 13版)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總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